有趣小说网提供薄云残雪文集未删减最新章节未删节 |
![]() |
|
有趣小说网 > 诗歌散文 > 薄云残雪文集 作者:薄云残雪 | 书号:24533 时间:2018/12/31 字数:2559 |
上一章 年童的中忆记 下一章 ( → ) | |
至今我还保留着一种习惯:每当坐下来吃饭的时候,总要端上一碟小咸菜。太太说,天生的穷命,什么时候也吃不上山珍海味;女儿奇怪,爸爸怎么跟咸菜这么有缘啊? 我的童年,就是吃着窝窝头就着咸菜度过的,按理说,早该吃厌了吧?不知为何,窝窝头甚至成了大店酒的下酒菜了,我却怎么也稀罕不起来;而对小咸菜却一直情有独钟。当女儿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略想了想,这种感情大概是源于儿时的那口老瓮吧! 儿时留给自己的记忆太多,但总有一些终生都念念不忘的,那口老瓮即是其中之一。那时农村人穷,市场也没有开放,普普通通集市也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。好在,人们要求不⾼,自己打下粮食来,除了 ![]() ![]() 隔上三五天,队长便叫上几个壮劳力,把各种疏菜弄出一部分,然后分门别类地分成一堆一堆地,再由几个识字的记着,开始按每家每户的人头(人数)分发。我们几个正上小学的娃子算得上是的的道道的学问家了。记帐的总愿意我们几个守在⾝边,给各家各户对应着人口算出疏菜的斤两。对农人来讲,这一天是 ![]() ![]() 当然更忘不了家里的那口老瓮,至今还记得它的模样,说是泥陶的吧,最外一层还有些瓷器的样子,満布着斜斜的条纹。底座稍小,呈圆孤状往上逐渐增大,中间凸出一块,往上又微微收缩了一点,最上沿又加厚了一些,滑滑的,像个把手。由于那玩儿比我还⾼,⽗亲就在地下挖一个小半米的坑,把瓮墩在里面,既结实,又便于我够到里面的东西。 说是东西,其实也很简单。因为我记忆中的这口老瓮,就是将分到家一时吃不了的菜腌制起来,先是吃个新鲜,然后就长久不动,慢慢积多了,这口瓮里便像个大杂烩,只要生产队分得各类腌制的疏菜都有了,于是也就混合着辣椒、⻩瓜、苔菜、小⽩菜、蒜苔等各种各样的味道。这种在今天人们眼里看来是怪物的东西,却能陪伴我整个冬天的饭食,而我对这一大瓮咸菜总是百吃不厌,连⽗⺟亲都觉得奇怪,还常说:娃儿生在咱们家,看来也应了他的命了;要是生在富贵人家,天天大鱼大⾁的,还不饿死啊。现在有时想起那时的情景,还乐得噴饭。其实,那个时候,我还不能完全明⽩⽗⺟所说的大鱼大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。 这口老瓮里给我印象最深的,莫过于腌制的长条⽩菜(不知怎么,是不是那种菜早从地球上消失了,过城市人的生活近二十年了,四处打探,再也见不到那种长条⽩菜了)。大雪封门的时候,除了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玩雪仗、堆雪人,就是眼巴巴地守在家里,等待开饭的时间。⺟亲刚把煎得焦⻩的⽟米饼子拿出来,我先抢下一个,把饼子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地,然后用早已撕成更细长条的腌得精透的小⽩菜裹得严严实实,整个塞到嘴里去。细细地嚼,慢慢地咽。那个香啊,现在想起来还流哈啦子呢。 童年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舂节,便是预伏的那一天。按讲究,这一天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喝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终于,合着葱香,飘着⻩瓜片的西红柿蛋花汤新鲜出炉了。整整一大盆呢,冒着腾腾的热气。接下来,在早已烧好的开⽔里下进已经擀出来的面条。也就不到十分钟吧,跟丢了魂儿似的,一边跺脚,一边眼巴巴地瞅着。终于,⺟亲把热气蒸腾的面条用漏勺捞到另一个装了半下凉⽔的陶盆里,俗谓作“拔”为祛除热气之用,也就是说,这个夏天就可以不受酷暑的煎熬了。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,几个碗一溜排好,每个大碗里先盛上半碗已经“拔”凉了的面条,然后将芫荽放⼊蛋花汤里,用勺左右旋几圈,用汤菜将盛了面条的碗填満,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“呼噜呼噜”地吃这新年以来最丰盛的午餐。 现在已经想不起当年吃这顿午餐的感觉了,对这类搭配的餐饭再也提不起趣兴。只是,那口老瓮里的咸菜的味道时时在心头打转,特别是那腌了几个月,已经变成几近红⾊的小⽩菜,不时在心头萦绕。 哦,童年里太多单调的故事,童年里太多可笑的秘密。那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摇撼动的大⽔车、那并不规则并已被⽩菜条围裹的失去本真的⽟米饼子、那红彤彤金灿灿飘着绿梗芫荽的蛋花汤,醒唤了我童年最真挚的记忆。即使还有再多再多,也无法把这三者抹去。因为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童年,让我感受到了纯真的乐趣。 WWw.UQuXS.Cc |
上一章 薄云残雪文集 下一章 ( → ) |
薄云残雪文集未删减是薄云残雪的最新小说,有趣小说网提供薄云残雪文集未删减最新章节未删节,更多好看的小说尽在有趣小说网,有趣小说网是广大无缺完整小说阅小说爱好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