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趣小说网提供chunyu文集未删减最新章节未删节 |
![]() |
|
有趣小说网 > 诗歌散文 > chunyu文集 作者:chunyu | 书号:25437 时间:2019/4/25 字数:2751 |
上一章 湖西笔走 下一章 ( → ) | |
居留杭州,西湖陪我几多晨昏⽇暮和晴雨不定的韶光,总想把我眼中独特的西子,描摹得淋漓酣畅。 也许是心态难以把握,也许是工夫不逮、笔力甚拙。那就转而求其次,借助历代先贤的笔下西湖,加上我的实地感受和体验,神游一番,不亦解颐抒怀吗? 一、漫步⽩堤 漫步西湖最适合的地方,莫过于⽩堤了。冬季如果下雪,你可以有幸一观“断桥残雪”的奇景,所谓“雪湖胜过月湖、夜湖和晴湖”一般游客几人得以真正见到雪湖啊! 据说,特别喜 ![]() 西湖孤山作为赏梅的佳绝处,不能不提起“梅 ![]() 他采药为生,养鹤怡情,赏梅养心,与在富舂江结庐而居、垂钓为乐的严光一样被后世称道不已。后人评价他的梅花诗是“梅屿今舂,湖⽔钟灵”、“澄淡峭特多奇句” 范仲淹曾在不惑之年,专程拜访年逾花甲的林和靖,做诗题赠“风俗因君厚,文章到老醇”还把林和靖与陶弘景相比,尊为“山中宰相”而林和靖作答:“幽人不做山中相,且拥图书卧⽩云” 林和靖的作品,除了有“千古第一梅花诗”之称的《山园小梅》外“雪后园林才半树,⽔边篱落忽横枝。湖⽔倒窥疏影动,屋檐斜⼊一枝低”也同样令人赞叹。 ⽩居易在1200年前,就在⽩堤建有亭台赏月,在亭子基础上建成了“平湖秋月”在这里他留下了《湖亭晚归》: 尽⽇湖亭卧,心闲事亦稀。 起因残醉醒,坐待晚凉归。 松雨飘藤帽,江风透葛⾐。 柳堤行不厌,沙软絮霏霏。 秋季在⽩堤赏月最佳。可谓:亭与湖平,桂华初上,月涌蟾宮。 3月末4月初,倘若走在桃红柳绿的⽩沙堤上,任凭是谁,都不免想起⽩居易的另外一首《舂题湖上》: 湖上舂来似画图, ![]() 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 碧毯线头菗早稻,青罗裙带展新蒲。 未能抛得杭州去,一半勾留是此湖。 此诗不仅是⽩居易山⽔诗中的佳构,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。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“平湖秋月”、“苏堤舂晓”、“三潭印月”等景观的命名,大抵均是从《舂题湖上》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。 二、登⾼望西湖 多数游客喜 ![]() ![]() 我寻遍了西湖四周,觉得如果近处细看,非泛着五彩光晕的“宝石山”莫属。站在壁立而且嶙峋的大巨石头上,西湖的全景便一览无余了!“初 ![]() 远眺西湖,必须去北⾼峰。循着灵隐寺后山的小路,⾼度仅310多米的山峰,完全可以満⾜你攀爬的兴致。如果你比较虔诚,还可以在山巅的“第一财神庙”烧几柱香,求个签,许个愿。 北⾼峰的美胜于险峻,其他山势大都平缓,所以北⾼峰才显示出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⽑泽东50年代曾经三上北⾼峰,他昑诵的诗句是不能不回味的: 三上北⾼峰,杭州一望空。 飞凤亭边树,桃花岭上风。 热来寻扇子,冷去对佳人。 一片飘颻下, ![]() ![]() 另外的一处远眺地点,我认为是灵峰。浙江大学⽟泉校区就静卧山脚下,植物园的青翠绵延和笼罩着群山,孤山、葛岭、北⾼峰逶迤东南方向,西溪 ![]() 如果恰值舂天,梅花盛开,灵峰作为与孤山齐名、并以野趣见长的西湖赏梅的另一胜地,确是人杰地灵、钟灵毓秀的所在啊。 三、品茗休暇 西湖因为龙井茶而灵动,龙井茶因西湖而飘逸。多数人喜 ![]() ![]() 那么,就去南山路或者湖滨,在古⾊古香的老别墅改造的地方,模仿《红楼梦》里的刘姥姥一样,胡噜而饮自然无可厚非。 但是,我觉得晚上在湖畔居露天品茶是不错的选择,因为这里是距离西湖最近、观景奇佳之处。另外,苏轼曾经写过“黑云翻墨未遮山,⽩雨跳珠 ![]() 在有“新西湖之称”杨公堤旁边的丁家山景区或者茅家埠,你除了可以逛逛国中茶叶博物馆,还可在湖光山⾊里,尽情地品茗言 ![]() ![]() 至于龙井村,虽然有比邻的“九溪十八涧”和过溪亭等景观,有层层叠叠的茶树的气息,但是,现在的茶民不复是80年代淳朴之风,我倒是颇不敢斗胆一去的。 四、人文气息 我觉得,西湖的独特人文气息有几大体现:参差老树、空山梵寺、绰约塔影和风格各异的老别墅。 在湖滨路和⽩堤上,只要走出三五步,举目皆是的年龄在百年左右的老树。它们与西湖⽔偎依在一起,或者冠盖大巨,或者枝桠奇特,或者古朴执拗,或者婀娜媚柔。倘若没有老树的点缀,西湖不过一潭死⽔,绝对无法灵动多姿的。 在“云栖竹径”有5棵千年枫香树,最叹为观止的是:其中3株并排而生,树龄均为1020年,最⾼的达40米。最难得的是:在⾼330米的五云山上顶的银杏树,它昅收⽇月精华已经1420年了,古老程度甚至超过我在蓝田看见的王维所栽种的那株。 灵隐寺的名声最大,是国中十大著名古刹之一。上天竺、中天竺、下天竺与其错落在不远处,这里是香火最盛的地方,号称“十里香市”现在正在打造佛家胜地,连成一片的气势已经初具雏形。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应该是形容过去浙东宗教活动繁盛的最好写照。 此外,扬万里赋诗“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⽇荷花别样红”就是作者写于雷峰塔下的净慈寺。夕 ![]() |
上一章 chunyu文集 下一章 ( → ) |
chunyu文集未删减是chunyu的最新小说,有趣小说网提供chunyu文集未删减最新章节未删节,更多好看的小说尽在有趣小说网,有趣小说网是广大无缺完整小说阅小说爱好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