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趣小说网提供安徽周玉冰文集未删减最新章节未删节 |
![]() |
|
有趣小说网 > 诗歌散文 > 安徽周玉冰文集 作者:安徽周玉冰 | 书号:5618 时间:2014/8/19 字数:2338 |
上一章 墓辽张津遥逍肥合寻探 下一章 ( → ) | |
在合肥这块土地上成就的英雄人物中,张辽是杰出的一位。今天的合肥逍遥津公园是人们凭吊这位英雄的最好地方。然而,其內为什么有两座张辽墓?为什么它不是文保单位?记者为此探寻。 一场战争成就一位英雄 张辽与合肥是很有缘的。1700多年前,他在合肥逍遥津畔叱咤风云。以区区七千士兵(《三国志》记载)战败了精兵十万的孙权。1700年后,策马 ![]() ![]() 关于逍遥津一战,史书《三国志》和小说《三国演义》都有记载。尤其是《三国演义》,更是以小说手法描绘得惊心动魄。“曹 ![]() 这一战,让张辽彪炳史册。“杀得江南人人害怕;闻张辽大名,小儿也不敢夜啼。”张辽自然是合肥人心目中的大英雄,并有人为之赋诗:“文远英才世间稀,吴侯惶惶跳乌溪。江东儿郞多才俊,闻君⼊吴夜不啼。” 史料表明,汉代的逍遥津位于当时合肥城东南两公里处,是津⽔与淝⽔ ![]() 张辽墓碑的几次演变 我最早经过合肥是2000年。因为崇仰张辽,特意去逍遥津看张辽墓。当时不知道逍遥津有两个张辽墓,看的是逍遥津西大门附近的墓冢。印象中那时张辽墓前立了个石碑,上面写的是⾐冠冢。再后来去逍遥津,⾐冠冢的墓碑直接换成了“张辽墓”块状石碑。 几天前,特意再去探寻这位叱咤逍遥津的三国英雄,块状石碑没有了,墓亭里立了个柱形碑,底座雕刻还算精细,有汉代风格,端顶书写“魏故都亭侯张辽之墓”“都亭侯”只是张辽早年爵位,他死前被封“晋 ![]() 按照魏文帝⻩初年间爵制“都亭侯”低“乡侯”一品,为五品。为什么不采用他后来功勋卓著后而封的“晋 ![]() 合肥张辽墓为何史书无载? 冬⽇的 ![]() 我们尊崇古代英烈,自然也尊重历史。这位英雄最终魂归何处?如果是长眠在古庐州,当然是合肥山⽔有幸。 我为此特意征询逍遥津公园管理处的一位负责人,她让我联系逍遥津內三国历史文化馆杨馆长。杨馆长告诉我,两座张辽墓都是供后人凭吊的⾐冠冢。 一位大英雄的⾐冠冢,如果是从汉代走来,它自然积聚了无数人的崇仰和历史文化积淀。地方史志应该是有记载的。杨馆长告诉我可以去合肥城建陈列馆去查,但陈列馆办公室人员明确告诉我没有张辽墓的历史记载。 这是很可惜的。因为对英雄的景仰,自然想知道更多的英雄故事。我又查阅手头一些合肥的县志等文史书籍,都没找到张辽墓的记载。倒是清光绪年间所修的《亳州志》中有记载“张辽墓在城南观音山前。”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考古验证。 我特意咨询环巢湖文化研究专家宁业⾼教授,他阅读的史料无数,也没看到这个记载,为此,他现场翻阅合肥市志,可惜在合肥古代墓葬栏目中也没找到张辽墓。 为什么不是文保单位? 对于一个公园內为何出现两个⾐冠冢,逍遥津公园相关人员表示,可能是古代贵族出葬时为防止别人盗墓,同时出现许多墓葬。 这个说法是忽略了地理变迁和史实依据的。史记书载:公元222年,张辽病逝于江都(今扬州),享年54岁。当时 ![]() 此外,1700多年前的那场逍遥津战争,是发生在逍遥津附近,而不是局限在今天的逍遥津公园。据宁业⾼教授考证,三国时期,巢湖⽔域很大,今天的合肥包河区基本上都在巢湖⽔下,包括今天的逍遥津公园。张辽去世时,按照汉代人心理,自然不会把他葬到⽔下或者沼泽里,包括⾐冠冢。所以说,今天逍遥津公园內的飞骑桥等都是取其纪念意义,如果真是孙权越过那小河沟,他也就不会彪炳史册的。 实际上,逍遥津公园也是历经变迁。自宋代乾道年间,合肥城扩大,逍遥津才被圈⼊城內。明代它是官僚窦子偁的私家园,称为“窦家池”清代,也先后是王家、龚家私家花园,称为“斗鸭池”、“⾖叶池”“古逍遥津”的匾额也是龚家请帝师陆润庠题写的。解放后,才扩大建成逍遥津公园。 一位张姓老人告诉我,他一直生活在逍遥津附近。小时候没听说过张辽墓,今天张辽墓碑亭后的墓丘是后来堆起来的。至于,市民询问的张辽墓为什么不是合肥市级文物,合肥市文物部门一位导领说,评为文保单位是有一定程序和条件的。 因为崇仰,所以探究。张辽一生最辉煌的战绩在合肥完成,他与逍遥津紧密相连。大江东去,风云变幻。他是不是葬⾝合肥,⾐冠冢是不是古代留下来的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人们能够有一处凭吊这位英雄的地方,这就⾜够了。 wWW.uQuXs.cC |
上一章 安徽周玉冰文集 下一章 ( → ) |
安徽周玉冰文集未删减是安徽周玉冰的最新小说,有趣小说网提供安徽周玉冰文集未删减最新章节未删节,更多好看的小说尽在有趣小说网,有趣小说网是广大无缺完整小说阅小说爱好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|